蓝色闪电 发表于 2010-12-2 21:57:08

山地自行车越野骑行爬坡技术

爬坡是越野骑行的重要技术之一。在cross country竞赛当中,爬坡段发挥得成功与否,对车手的最终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装备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在错综复杂的地形中挑战陡坡,你首先需要一套适用的装备。
  车架:一台几何角度优秀的车架,是征服复杂地形的利器!总体来说,XC车架的头管角度,都在70度左右。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更大,更陡直的头管,能够给你提供更加灵敏的转向反应,特别有利于在爬坡时转向,以及选择,修正行进路线。座管角度,关心的人就比较少了。一般车架的座管角度,与头管角度相近。在爬坡中,更大的座管角度,会把你的重心前移,让你更加容易发力踩踏,同时前移的重心让你更容易压住车头,保证前轮的抓地力,保证转向。后叉长度,恐怕关心的人更加少。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短后叉意味着前移的后轮,紧凑的轴距,意味着前后轮重量分配更加容易调整,转弯半径也更小。硬尾和软尾,始终是一对难以取舍的矛盾。硬尾车架轻盈的体重,令爱好者们趋之若鹜。而软尾车架,背着沉重,泻力的骂名,在爬坡领域的竞争中举步维艰。事实上,选取何种车架,与坡面路况息息相关。在路面比较平整,石块,树根之类的中小型障碍物比较少的情况下,硬尾车架能够保证良好的路感,稳定的抓地力,加上轻盈的身躯,可谓是不二之选。但是路面情况比较差的时候,特别是树根,石块等突出物比较多的时候,硬尾车架在后轮撞倒障碍物,越过障碍物时的短暂悬空,会造成后轮失去抓地力。后轮空转,车身不稳定,导致了宝贵能量的损失。而软尾车架在这种路面上,却能够大幅度提升后轮的抓地力,为你节省大量的体力。而现在大多数厂商也提供了低能量损失的后避震技术,如MANITOU的SPV,FOX的PRO PEDAL以及BRAIN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软尾车架在平整路面上泻力的问题。
  前叉:前叉也是决定你爬坡速度的重要因素。在较为平整的硬地或沙石路面爬坡时,一支轻量的硬叉是最佳选择。但是在越野路线中,谁也不喜欢前轮不时顶在树根上,或者在滚过布满石块的路面时前轮像皮球一样跳来跳去。柔顺的前叉最适合崎岖的爬坡路线,它能够让你的前轮像橡皮泥一样"粘"在地面上,保证持续,良好的导向性。而总长度较短的前叉能够降低你的车头,增大头管角度,让你在爬坡中更容易控制重心,精确选择路线,也能更有效地发力。一般来讲,前叉总长度缩短20MM,头管角度会增大0.5~1度。因此,在有行程调节,或者低位锁定技术的前叉上,爬坡中调节至最短行程,或视路况选用低位锁定,对爬坡大有裨益。
  技术篇
  技术,其实不仅仅是技术。还包含了意识。表现要出众,必须学会动脑,爬坡当然也不例外。
  山地车爬坡技术,简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路线选择,控车,和体力分配。这三个方面必须紧密配合,才能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可谓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线路选择,其实没什么奥妙,任何人在骑车时,都会下意识地扫描前方路况,选择合适的线路。在山地车技术当中,线路选择与山地骑行经验息息相关。只有经验丰富的车手,才能够准确评价路面状况,选择合适的地点通过。需要考虑的路面情况主要有三项,地面摩擦力,路线坡度,以及障碍通过。作为一名优秀车手,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地面摩擦力。一般来说,干燥的硬地能够提供最佳的摩擦力和最小的行进阻力。在泥泞的路段,你或许应该利用路边的草,或者选择碎石路面,来避免轮胎打滑。又如在干燥的沙石路面,一块裸露的石板能够给你提供不错的摩擦力,而在潮湿状态下,那块石板很可能会成为阻止你前进的罪魁祸首。而路线的坡度也是影响你爬坡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择直上陡坡,你能够快速爬升,而你付出的代价就是损失大量的速度和能量。选择迂回前进,你或许能够节省些体力,但是显然你损失了时间。一般情况下,坡度和路面情况共同决定了你的路线,在摩擦力并不太好的路面上,加速爬上陡坡很多时候不是明智的选择。此外,你必须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准确评价路面上存在的各种障碍。例如土堆,大石,树根,青苔,浮沙,松动的石块等等。不同的车手,不同的车辆配置,通过能力大不相同,你看着你的对手轻松翻过了一条裸露的树根,你未必就能够和他一样过去。发现,并且清楚这些障碍会给你带来多少麻烦,并且在选择路线的过程中予以考虑,能够极大地提高你爬坡的效率。最后,你还必须能够随机应变,骑在你前面的车手,很可能当着你的面把你计划好的路线破坏掉,例如他发力时正好碾松了一块在你计划路线当中的石块。
  充分了解你控车的能力,才能选择最适合你的路线。同样,提高了你的控车能力,你的可选路线也就越多,也就越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爬坡与平路越野的区别在于,你不但需要在左右方向上控制你的重心,更需要在前后方向上控制你的重心。在艰难的爬坡过程中,一次突如其来的打滑可能会让你完全失去速度,失去平衡。因此,在爬坡中,重量分配是控车技术的核心。你需要把尽量多的重量分配到你的后轮上来保证后轮的抓地力,与此同时,你也必须留一部分重量在你的前轮上,以保证前轮能够导向。无论你在什么地形中骑行,只有在你的重心位于前轮接触地面的点与后轮接触地面的点之间的时候,你才能够保持你的车身稳定。因此,坡度越陡,你的重心就被限制在越狭窄的一个范围内,你的一点点动作,都会造成前后轮重量分配的巨大变化。保持坐姿,弯曲手臂,俯下上半身,靠控制上半身的角度来控制重心位置,是一个比较精确的方式。俯得越低,重心越靠前,慢慢抬起上半身,你的重心就慢慢移向后轮。
  控车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是选择速比和踩踏频率。根据路面情况和坡度,选择合适的速比和踩踏频率。在摩擦力充足的路面上,使用高速比,低踏频只会浪费你的体力和时间,而在摩擦力不足的路面用低速比,高踏频则很容易让你的后轮原地打转。在泥泞发滑的路况下,要让你的后轮能够时时咬着地面,就必须使用相对恒定的力量踩踏,过低的速比让你很难控制踩踏的力量,一不小心就打破了后轮与地面间那点脆弱的默契。而过高的速比会给你的关节和肌肉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无谓的消耗。
  速度是你的追求,也是你最好的助手。滚动着的轮胎带来的陀螺效应能够很好地帮助你保持平衡,用速度换取高度更是征服那些异常陡峭,或者湿滑坡面最最常用的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在加速的过程中,你必须留心不要让后轮打滑,白白流失宝贵的体力。
  Powered by... you!你是动力的源泉,但你不是超人,你的体力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分配,你很快就会对"力不从心"有深刻认识。同长跑一样,在爬坡当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长跑中,你可能只需要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而在山地爬坡中你需要时刻准备着为陡坡,障碍,做好准备。留住一成的余力备用,能够让你在遇到“惊喜”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地自行车越野骑行爬坡技术